飞翔吧少年——青少年航校与大国空军之路
2011年,与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试点同时启动的重要改革,是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。
而少年们首先得从基本的条令学习和体能训练起步。入学三天后,9月1日,他们迎来了第一次盛典——空军航空大学开学典礼暨吉林长春首届航空开放日。
空军航空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6年在吉林通化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,也是空军唯一的飞行员学历教育学校。它一共为中国空军培养了7万多名飞行员、300多名将军,几乎所有的航天员都在这里学习过。
长春航空开放日则是国内唯一由空军独立举办的航空会展。第一届举办时,“八一”、“天之翼”、“红鹰”三支飞行表演队同场亮相。
当时还较少露面的歼10压轴,超低空通场带来的强大冲击波,让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男孩们第一次直面中国空军的力量。
可初中毕业生们还不是那天的主角——来自30个省区市十多个民族的800余名高中生飞行学员、近300名大学生飞行学员,于这一天跨入中国空军的行列。
领略了漂亮的分列式表演,下午“八一”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和航天英雄杨利伟等到航空大学座谈。这些气质各异的天之骄子在主席台上谈笑风生。
将星闪耀,战机轰鸣,猎猎军旗,铮铮誓言,是少年们对于那个特殊日子的全部回忆。
邹宇到长春后因空气干燥每天都流鼻血,父亲想领他去医院看看,于是邹宇成了全班第一个得以外出的人。“穿着体能训练服就去了,老爸有点心疼,但我却自信满满地劝了他一路。”
回来时走到学校门口,班长把他接进学校。走了很久回头,他还能看到父亲站在那里。
第一周,训练、吃饭、睡觉往复循环,“有点辛苦,但很充实。”后来终于可以给家里打电话,方靖文人生中第一次安慰父母: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又长本领,别担心!
张家口九中的张晔,“家后面住了一个空军飞行部队”,因此对飞行员怀有别样情怀,“几乎不假思索”地参与了选拔。
他说,进入军事化管理,“当用冷水洗衣服洗到手疼时,才意识到眼前这条路,必须靠自己坚强地走下去。”


